必威体育

首页 > 服务 > 小政手册 > 通知公告

开拓创新 担当作为 奋力开创新时代首都卫生健康事业新局面

本站发表时间:[2021-03-03] 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

  3月2日,2021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十三五”时期和2020年的工作成效,深刻分析了首都卫生健康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2021年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主持,市政协副主席、市卫生健康委主任于鲁明总结部署工作,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钟东波就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提出要求,副市长卢彦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充分肯定了首都卫生健康系统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效。一是全力以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按照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手段,16小时精准锁定新发地市场风险点位;利用基因测序手段,准确发现境外输入超长潜伏期感染者和新冠病毒英国变异毒株,顺义、大兴疫情均在两个潜伏期内得到有效控制;全市核酸检测机构从疫情初期的75家增至249家,日单样本检测能力达74.6万份,85家设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和市区疾控机构均配备快检设备;组建市区两级定点医院救治联合体,迅速重启小汤山医院;成立重症救治专家组,中西医并重“一患一策”精准施治,治愈率99.1%;发布115个防控指引,参加217场新闻发布会,指导全社会科学防控;周密有序组织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累计完成765万剂次;首都1332名医疗卫生专业人员驰援湖北。二是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落实《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及三年行动计划,建成多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655家传染病专科医院,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呼吸、肠道门诊及23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筛查哨点,实施传染病动态监测,建设覆盖8941家基层医疗机构的八大症状监测登记系统;整合1014家药店服务信息,建立冷链食品、生产经营环境及快递等行业人员常态化监测机制;各区均组建一支集流调、溯源、核酸检测为一体的应急队伍;负压救护车增至121辆,院前急救呼叫满足率达95%以上;团体紧急无偿献血13.1万单位,占21.3%;建立市属传染病医院分级响应床位储备机制,全市负压病房达1158间;完成14家市属医院17个院区发热门诊提升改造及16家妇幼保健院发热门诊(哨点)设置;推动实施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医药条例,完成传染病防治条例、献血条例立项,发布10项新冠肺炎防疫地方卫生标准;启动首批10家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开展呼吸、重症等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新增17个重症医学基地。三是全方位推动卫生健康服务管理取得新成效。市属医疗卫生机构重大疏解项目进展顺利,同仁医院亦庄院区扩建项目建成投用,必威体育:医院东院、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全市建成62个综合医联体、36个紧密型医联体,以医联体为主体的分级诊疗不断推进,中医药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居民基层首诊率达51.9%;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非急诊全面预约和实名制就诊,发布急诊拥挤地图,开设老年人挂号窗口,建立无健康码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确定10家互联网试点医疗机构,“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区扩至7个,互联网诊疗服务机构达92家;完善社会办医政策,社会办医疗机构达5265家;发布《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建立爱国卫生基层组织18.5万个,必威体育:区、海淀区获评国家卫生区,国家卫生乡镇达到37个,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9.4%;完成秋冬季流感疫苗接种262.9万支,同比增加51.8%。加强青少年近视监测和干预工作,完成7.7万例重点慢病高危人群筛查、20万例居民心理健康体检和老年人脑健康体检;推进婚前孕前保健一键预约、一站服务、一证共享,婚检率提升1.8倍;在全国率先建立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多元保障机制,25个病种纳入保障范围;启动托育机构登记备案和示范性托育机构创建,建成科学育儿基地19个;在全国率先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53家、老年健康服务示范基地50个,建设2家安宁疗护指导中心、9家安宁疗护示范基地。

  会议指出,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回顾过去五年,首都卫生健康系统持续推进医疗卫生资源疏解、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卫生科技创新、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力做好重大活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等任务。每千常住人口实有床位数从2015年的5.18张上升到2020年的5.90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全面两孩政策稳步实施,中医药守正创新发展迈出新步伐。主要健康指标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人均期望寿命从2015年81.95岁提高到2020年的82.43岁,2020年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分别为4.34/10万和1.98‰,较2015年的7.16/10万、2.42‰分别下降39.4%、18.2%。

  会议指出,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要紧紧围绕建党100周年和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备服务保障两件大事,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一是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对哨点监测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提高精准研判和应对能力;加强流调、核酸检测队伍的培训和设备储备,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强院感防控和生物安全督查;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做好社会面防控;分阶段做好全市范围内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二是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快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哨点运行管理;积极推进疾控系统改革;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体系,通过机构设置、购买服务、街乡派驻等多种形式加快实现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进一步提升传染病救治能力,加快佑安医院新院选址和相关方案论证;推行多学科诊疗模式。加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升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打造联通市区、直达基层的应急指挥调度平台。三是持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科学编制“十四五”时期健康北京建设规划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研究提出一批重点工作任务、重大改革创新举措和重大工程项目;加快推进医疗卫生资源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形成央属、市属、区属、社会办医等不同隶属医疗机构有序疏解的工作格局。推进雄安新区“交钥匙”援建医院项目。四是不断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持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健康联合体试点,打通医改、公共卫生体系和健康北京建设路径。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配合相关部门完成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与国家规范项目对接调整工作;完善基层卫生预约转诊服务平台,加大号源下沉力度,推动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医务社工建设;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探索建立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加快发展“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签约服务质量与规模。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中医药疫病防治基地,建设100家社区中医药健康体验馆。五是全力筑牢公共卫生预防屏障。实施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20项健康北京行动。顺义等七个区和天安门、西站地区要参加国家卫生区复审,大兴区、丰台区全面开展国家卫生区创建,推动国家卫生乡镇创建,市级卫生街道创建比例达到50%。新建、改扩建201个急救站点,推进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加强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加强血液管理,完善中心血库建设,推进团体无偿献血。六是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完成首批示范托育机构创建,推进托育机构标准化建设;开展婚前孕前保健一站式服务示范单位建设,实施母婴安全九项措施;开展儿童早期发展优质服务基地建设,推进适宜技术向社区延伸。开展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占比达到65%。开展老年人失能预防干预试点。扩大安宁疗护服务供给。七是推进卫生健康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传染病防治、献血立法工作,推动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修订,健全地方卫生标准体系;开展临床与公卫医防交叉培训,培养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新建10家示范性研究型病房,开展创新型研究型医院建设试点。组织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公共卫生项目研究,促进医研企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惠民措施,推广电子证照等技术应用。继续做好拉萨、和田、玉树、内蒙古等重点地区的健康帮扶,为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努力。积极推进中非友好医院建设试点项目,探索建立“一带一路”卫生健康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

  会议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守住疫情防控、重大活动保障、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医院安全和党风廉政建设五大底线。坚持系统思维,实现五大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在医疗资源布局上坚持系统思维,实现床位增减挂钩,使人民群众更好享受均等化的医疗服务;在医改上坚持系统思维,做好健康联合体的探索;在基层网底上坚持系统思维,进一步夯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行动上坚持系统思维,做好健康北京行动、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等基础工作;在发展上坚持系统思维,发挥制度优势,在防疫、政策、治理、服务、体系上都要握指成拳,实现首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