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体育

首页 > 人物 > 忠诚警魂

三代交警

本站发表时间:[2020-06-01]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安然

 

  宗立江(左)同父亲宗本旺(左二)。甘南摄

  5月25日上午10点,西城交通支队樱桃园队民警宗立江走下牛街北口路口的岗位,回到队里的装备室。摘下身上的全部器材、设备,关好柜门的一刹那,宗立江还是禁不住红了眼眶:这是最后一次了。40年的工作经历,像一部快进的电影,从眼前闪过。

  宗立江的家是一个相当罕见的三代从警家庭,而且都是交警。宗立江父亲宗本旺老爷子今年85岁,看到儿子退休回到家,老爷子先拿起手机,跟正在两会交通保障前线的孙子宗博梁视频了一会儿,“家里现在就剩下你的岗位最重要了,你好好干,别给我丢脸!你爸爸今天退休了,我身体也不用你惦记,家里的事儿有我们。”

  1953年,当年只有17岁的宗老爷子听说北京城里正在招考警察,就从昌平老家徒步进城报考,成为一名交通警察。穿上和军装只在胸章上有区别的警服,宗本旺的自豪难以用言语形容。只不过,心里自豪,苦也没少吃:路口上勤,得走着去,整个队里就一辆自行车,得赶上有什么重要任务,才能骑着去;路口要施划交通标线,警察们要自己拿起颜料,一米一米仔细划;上世纪五十年代,气候远比现在更冷,交警们却没有配发春秋季的制服,每年的五六月份,才脱下棉袄换成夏装。

  1996年,宗老爷子退休,很遗憾地与北京交通管理最重大的变迁——“向科技要警力”失之交臂。好在这个遗憾,被儿子宗立江完全弥补了。

  1980年12月,在北京公安历史上罕见的急缺人手的特殊时期,20岁的宗立江穿上了他从小喜欢的警服。这时候的警服已经从绿色变成了海军蓝,除了帽徽,其他都和海军军官制服别无二致。按照当年的审美,这可是全天下最帅气的制服了。

  宗立江在大多数时间里从事事故调查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但凡发生大一点的交通事故,他和同事们都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手工画出现场图,用皮尺丈量所有痕迹,拿放大镜观察每一处擦痕。在许多相对普通的事故中,他们还要客串法医的角色,对尸体进行基本检验。但很快,他就赶上了“向科技要警力”的大变化。

  “我父亲退休之后的几年内,各种科技手段越来越多,勘查的结果越来越精确,对后期定责乃至追查肇事逃逸等工作的帮助,一天比一天明显。”宗立江说,过了2000年,直到他离开事故调查岗位,工作中的科技含量日益增加,“后来的电脑绘图,激光测距,一张放着标尺的现场照片解决所有勘查细节,都是我们工作之初想也不能想的事儿,后来都慢慢成真,慢慢地被我们熟练掌握了。”

  换下制服的那一刻,宗立江对记者说:“我现在可以坦坦荡荡地说,这一辈子,我对得起这身衣服。”

  不过,宗立江还是有个小愿望没能实现。

  “原本这次的两会保卫工作,我是要跟我爸一起干的。”宗立江的儿子宗博梁说。对于今年的两会,去年年底,宗立江本就递交了请战书,希望在退休之前,和儿子一起参与两会的交通工作。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疫情来了,两会延后,“老宗”没赶上。

  宗博梁也是一名北京交警,他现在所在的西四交通大队,正是当年爷爷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经常自豪地对家人说,“我是重走爷爷的长征路,爷爷当年没站过的岗,我都去站了,他没执过的勤,我都承担了!”因工作表现突出,宗博梁两次被授予局嘉奖,去年还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小宗警官对记者说,小时候就觉得爷爷老爸穿着警服,无比帅,也使得自己在同学面前“倍儿有面儿”。长大以后,自己也穿上了警服,站岗守夜,疏通堵点,处置险情,心中都是满满的成就感。

  从1953年8月,宗本旺穿上交警制服那一天,这一家三代已经为北京的公安交管事业总计贡献了97年。“再过3年,就满100年了,我们得搞个大点的家宴,庆贺一下。”宗立江说,一家人的97年,警服的式样换了多少次,但警服下的那颗兢兢业业的心,一直没变。


[供稿单位: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李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