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体育

首页 > 首页推荐列表

首都检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答卷

本站发表时间:[2022-09-14]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张玮
  “今年1月至8月,北京市检察机关办理的案件来源中,依职权监督、依申请监督、依移送受理的占比结构为38.19∶13.88∶47.93。”从这一组来自北京市检察院的数据中可以清晰看出:依职权监督在北京市检察机关全部案件来源中占比增长至将近四成,依移送受理案件量已低于整体办案数量的一半,“一增一减”显示北京市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规模稳步扩大,北京市检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显。
  2021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印发。北京市检察机关明确,贯彻《意见》是党中央部署的“过河”任务,要切实在解决深化检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桥或船”的问题上下功夫。
  目标使命重任在肩,实践画卷徐徐铺展。
  对接首都需求加大检察产品供给
  “北京因‘都’而立,因‘都’而兴。”今年6月27日,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开幕。大会深刻指出,新时代首都发展,本质上是首都功能的发展。这为北京市检察机关对接“国之大者”的首都实践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检察产品供给提供了明确指引。
  北京是一座没有屋顶的博物馆,文物资源丰富。守护首都文物安全是检察机关服务首都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我们在履职中发现,谦祥益文物建筑墙体裸露且损坏严重,如果不及时修缮,不仅威胁传统商业区周边群众人身安全,还可能给中轴线文化遗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第六检察部检察官过琳告诉记者,中华老字号“八大祥”之一的谦祥益坐落在北京中轴线上,该院经调查发现,谦祥益属于非国有单位,文物出现建筑安全隐患后,西城区政府提出承担大部分修缮费用,但经营主体无力承担剩余费用,修缮工作陷入僵局。针对这一情况,市、区两级检察机关联动,向涉案文物保护行政机关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通过检察监督和民事公益诉讼共同促进产权单位积极履行修缮义务。经过多方努力,全部修缮工作已于今年6月30日完成。
  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8月底,北京市检察机关已立案办理涉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案件171件,办理诉前程序案件113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2件。“我们通过部署开展长城保护、大运河文化保护、红色革命文物保护等检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推动职能部门履行文物保护主体责任,增强公众文物保护意识,助力保护首都历史文化遗产‘金名片’。”北京市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于静表示。
  从依法严惩各类刑事犯罪,为建党百年庆祝活动、北京冬奥会筹办、京津冀协同发展等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到推进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行,对接“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环球主题公园、老字号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需求;从开展窨井盖专项监督,助力城市治理体现细节品质,到守护密云水库碧水安澜,构筑生态保护法治屏障……北京市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依法能动履职,与新时代首都发展同心同向。
  深挖数据“富矿”做实民生检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检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荡生成的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韩大妈是北京市必威体育:区某镇张家村的村民,平时喜欢健身锻炼,最近她尤其高兴。原来,前不久属地政府把村里那些年久失修的健身器材全部换成了新的,韩大妈使用健身器材锻炼,再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了。
  健身器材旧貌换新颜正是必威体育:区检察院深度挖掘民生检察数据,创新“大数据+检察监督”模式的生动实践。“我们依托大数据对‘健身’‘破损’‘设备’‘器材’‘危险’等关键词进行检索、比对、碰撞,对12345热线梳理出的涉体育健身器材诉求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核实、分析研判。目前共办理辖区内公共体育健身器材公益诉讼案件6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6份,推动对全区16个乡镇(街道)公共体育健身器材的全面摸底和整改。”该院副检察长赵晓峰告诉记者。
  “加强检察产品的需求侧管理就是要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内涵更丰富、标准更高的法治新需求和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今年2月19日,2022年北京市检察长会议召开,强调依托检察版“接诉即办”生成民生检察数据“富矿”,通过梳理研判执法司法高频问题,为靶向精准开展专项或者小专项检察监督提供需求指引,体现主动治理、未诉先办要求。
  为贯彻会议要求,今年6月,北京市检察院与该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共同制定了《关于建立“检察+热线”合作机制打造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的工作方案》,双方在常态化数据信息交换的基础上,建立起系统开展监督线索发掘、监督模块研发、监督效果评价等功能的数据信息应用机制,以此机制为核心内容的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工作模式正式成型。“截至今年8月31日,我们已同12345热线服务中心交换数据工单169类74万余条。”北京市检察院第十二检察部主任王燕鹏介绍。
  记者了解到,面对海量数据背后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北京市检察院把大数据应用充分融入检察履职全过程,部署推进“25+N”项检察大数据监督模型试用重点任务。其中,该院研发的“销假销劣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通过对底层数据进行精准分类和系统分析,实现了对侵权假冒高发区域的精准识别和专项检查。依托该模型,目前该院已向相关单位移送线索12条,协同查处3起侵权假冒商品违法案件,提前介入2起重特大制假售假团伙全链条刑事案件。
  “实时擂台”催生履职动能
  深化检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需检察自身高质量发展。
  2021年9月,北京检察业务绩效评价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可以实时显示全市检察机关业务数据,全市检察干警都可以随时查看。“实时擂台”带动自我加压,催生出巨大的履职动能,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最新发布的今年上半年数据,北京市检察机关33项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位居全国检察机关前列或优于最高检通报值,占全部通报指标的56.9%。“北京检察业务绩效评价系统不搞‘一刀切’‘简单化’,而是把握检察权运行规律,针对各级院、各业务条线、员额检察官的履职实际,形成了立体化检察业务绩效考评框架。”王燕鹏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考评得分排名末位与位列首位的基层检察院得分相差38%,与去年考评结果的53.8%相比,分差缩小了15.8个百分点。
  完善重大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监督线索移送与集中管理等机制,贯通推进执法司法责任体系与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与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建立特邀检察官助理机制,并首次引入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与知识产权民事检察监督案件公开听证……与此同时,首都检察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工具箱”也正在不断丰富。
  今年8月12日,北京市检察机关对新入职人员开展培训,399名2021年以来入职的京检新兵们参加了培训。一位年轻学员的培训感言令人动容:“身处首都,胸佩检徽,我们挺立的便是检察荣光!”而这句话,更是北京市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始终致力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生动写照。
  记者手记
  首都工作关乎“国之大者”。如何把检察工作与作为“国之大者”的党和国家的使命紧密相连?从紧紧咬合首都发展需求到做实做精民生检察,北京市检察机关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交上了合格答卷。
  枝叶关情,时不我待。记者在采访中一直被这种真挚的为民情怀、不懈的进取精神所感动。令人动容的是,在打造检察版“接诉即办”工作模式的实践中,北京市检察机关精准把握数据背后的民生痛点,以检察履职的“接诉即办”解决困扰群众的具体问题,以专项监督的“主动治理”推动解决具体个案背后的一类问题,进而实现“未诉先办”,真正把检察制度优势转化为首都治理效能。这也生动诠释了北京市4000余名检察干警持续推动首都检察工作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忠诚担当。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