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体育

首页 > 专题库 > 2018年专题 > 2018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 改革印记

警察眼中的改革开放

本站发表时间:[2018-11-21] 来源:正警事儿微信公众号 作者:

从1978年到2018年

改革开放40年

中国经历了巨变

老照片、老记忆:警察眼中的改革开放“关键词”

▲1982年,北京西长安街。

老照片、老记忆:警察眼中的改革开放“关键词”

▲2018年,北京东长安街。(摄影:黄尚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

这样的巨变

对于首都公安的民警来说

更像是一段回忆

 今天

跟随一位“老公安”的视角

一起盘点民警眼中的

改革开放“关键词”

看看

有没有勾起你的记忆

讲述人:吕筝,女,52岁,中共党员,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民警。

关键词:票

老照片、老记忆:警察眼中的改革开放“关键词”

▲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中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粮票作为一种实际的有价证券,在中国使用达40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收藏者的新宠。(来自360百科)

众所周知,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的供应都是用“票”的,并且各种“票”都是按家庭人口和年龄配给的,要想买到东西必须既有钱又有票。

上中学时,我所在中学的路口有个供销社,卖鸡蛋糕和义利面包,上学和放学途中,我们经常会在柜台前徘徊。

老照片、老记忆:警察眼中的改革开放“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供销社内景。

偶尔,我们会把家长给的春游用的几毛钱和粮票,用来买一个圆的义利白面包吃,吃面包的幸福感一直深深地印在脑海里,直到现在,看到鸡蛋糕和义利面包,仍然忍不住会买回家,物资匮乏的记忆已经留在了基因里。

老照片、老记忆:警察眼中的改革开放“关键词”

▲义利面包,70后80后外出旅游度假标配,一代人的回忆。

1984年我考上了北京人民警察学校,当时学校每月给每名学生发27斤半粮票。家里支持我上警校,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学校发粮票,可以缓解家里的一大支出。

上学时,女生的粮票吃不完,来自农村的男同学饭量大不够吃,女同学就把自己的粮票分给饭量大的男生。我记得有个男同学每顿饭要吃六个馒头,一斤面条,还只说半饱。很多年后再看到他,提起此事,大家还都记忆犹新。

老照片、老记忆:警察眼中的改革开放“关键词”

▲北京警院。

后来,取消了粮票,用惯了粮票的父母还有点儿担心。我听到父母议论:中国这么多人,会不会不够吃。现在想来都是笑话了。看着每天像是施了魔法一样的摆了琳琅满目商品的超市、商场,经历过改革开放40年的人们简直是像到了天堂。

老照片、老记忆:警察眼中的改革开放“关键词”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夜景。

关键词:的确良

老照片、老记忆:警察眼中的改革开放“关键词”

▲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国家化纤工业的发展,开发出“的确良”面料,用它做服装不皱、不褪色,挺拔,看着时髦洋气又省布票。这几位村姑摸着“的确良”爱不释手。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新说老照片》)

在物资缺乏时期,“的确良”是绕不开的话题。从我很小起“的确良”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只有过年妈妈做新衣服时才有。那时,听说国外棉布比“的确良”贵,觉得真是不可思议。

老照片、老记忆:警察眼中的改革开放“关键词”

▲80年代的街头时尚。

1984年上警校时,穿的警服是绿色带红领章的样式,也是“的确良”质地,冬天还穿的是棉花内里的大衣。

老照片、老记忆:警察眼中的改革开放“关键词”

▲1984年6月15日,长安街一线交警首次佩带对讲机上岗。(摄影:刘英毅 交管局新闻办原摄影记者、退休干部)

1989年上警院,换了没有红领章的更挺括的制服。警服一路变化,现在,冬季、夏季、春秋季,制式常服、执勤服、作训服,质地都是毛和化纤混纺,挺括有型,又穿着舒适。

老照片、老记忆:警察眼中的改革开放“关键词”

▲身着90年代夏季警服的女警。

警服从式样到质地的更替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好,民警的形象也越来越挺拔。穿着看似小事,却真切地反映了生活的改善。

老照片、老记忆:警察眼中的改革开放“关键词”

▲2018年国庆节期间在天安门广场附近执勤的民警。(来源:天安门分局) 

关键词:跨子和212

老照片、老记忆:警察眼中的改革开放“关键词”

▲80年代某地公安机关的阅兵式。

1986年警校毕业,那时派出所的车辆最多的就是“跨子”(挎子),有一辆“212”,那还得是办案和外出办事才能开。民警下片,骑的是自己的自行车。

老照片、老记忆:警察眼中的改革开放“关键词”

▲那个年代的片儿警下片就是骑着这样一辆二八车。图中的这位片儿警是首都公安老前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王金榜。

“跨子”就是摩托车旁边带个跨斗,看着威风,开起来实在噪声很大,突突声震耳欲聋,风刮在脸上像小石头在打脸,冬天更是穿两件大衣都冻得够呛

老照片、老记忆:警察眼中的改革开放“关键词”

▲80年代初,石景山公安分局组建了摩托车巡逻队,引来群众围观。(来源:石景山分局)

“212”是一种吉普车,开起来哪儿都响,记得一次派出所有急案,指导员带队去办案,吉普车没有警灯,喇叭也不太响,指导员只得把手伸出窗户外,一边猛拍着车门、一边喊,这才让前面的车辆让行,才算没耽误事儿。跟现在一比,条件真是太艰苦了。

老照片、老记忆:警察眼中的改革开放“关键词”

▲北京吉普212是中国最早生产的乘用车,BJ212诞生于1965年。从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主席乘敞篷“212”检阅起,土生土长的“212”,30多年畅销不衰。一直到2000年初,很多北京的派出所仍然用它当警车。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公安机关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现在公安机关的车辆统一的颜色、警灯闪烁,车辆、设施各种装备整齐,规范,民警的执法素质也与改革开放前不可同日而语。

老照片、老记忆:警察眼中的改革开放“关键词”

▲如今,红蓝警灯闪烁,对于警察来说,别有一番浪漫情怀在其中。

老照片、老记忆:警察眼中的改革开放“关键词”

▲讲述者近照。

40年沧海桑田

改革开放

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改变了我们的工作观念

更改变了我们自己

如今满怀对未来的希望与自豪的

崭新的我们

老照片、老记忆:警察眼中的改革开放“关键词”

又将为下一个改革开放的40年

贡献什么?

老照片、老记忆:警察眼中的改革开放“关键词”

一切请拭目以待!

新时代改革开放的路上

必将留下属于首都公安的足音!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