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体育

首页 > 原创库 > 小政Radio

从风华正茂到耳顺之年,他是北大红楼的守护者

本站发表时间:[2021-11-28] 来源:北京必威体育:网 作者:沈锎洋
  他走遍北大红楼每个角落,在这里传播红色精神,坚守使命担当。他和社区居民亲如一家,为辖区平安撑起一片天,从风华正茂到满头白发。他是红色地标的守护者,是百姓身边的贴心人。他就是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东华门派出所民警陈元石。
  陈元石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为人民服务”几个字深深印入他的脑海。1981年,刚刚成立的北京市人民警察学校,成为年少的他心中的目标。第二年,在家人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陈元石顺利考上北京市人民警察学校,成为警校的学员。毕业后,陈元石来到东城公安分局东华门派出所工作,成为了一名“片警儿”,一干就是35年。如今他已经是东城分局“片儿龄”最长的民警。
  回忆起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陈元石印象深刻:“在那个电话还没普及的年代,我们片儿警就是靠脚力穿行在每条街巷里,挨家挨户地打招呼、认门儿。”个把月的时间,陈元石就把辖区的36条胡同、18栋楼、83个院摸了个门儿清。一个大院里,东、西、南、北屋里各有几家几户、各住着谁,他都牢记在心,跟居民们相处得像亲人一样。         
  1997年,陈元石接管了银闸社区。社区居民遇到困难时,最常想到的就是联系陈元石。社区居民表示:“在我们心里,只要陈警官在,我们遇到的困难就可以迎刃而解,他就是‘百宝箱’‘万事通 ’。”因为在陈元石的记事本里记满了各种解决问题的“小窍门”及涉及水、电、气、暖等各行业的联系方式。
  2010年春节,银闸社区一家住户大院的门锁坏了,又赶上锁匠都回老家过年了,于是他们联系了陈元石。为了帮助居民解决问题,陈元石就这样学会了换锁。
  2012年7月21日,全市突降特大暴雨。外出的陈元石想到社区那些紧挨着大树的居民院,不由地担心起来。于是他直奔十几公里,赶到银闸社区。看到有家住户的墙院被倒下的大树砸出了裂缝,他顾不上打伞就冲进院里,看到室内的居民安然无恙才舒了一口气,而这时的他已被暴雨淋透,鞋里灌满了雨水……
  多年来,陈元石看着银闸社区小树苗长成盆口粗的大树,看着出生的孩子读书、工作、结婚、生子……社区里的一切慢慢变得更好,他也在对社区的守护中从小陈变成了老陈。他把最好的年华都倾注在了这片土地,银闸社区也承载着他至深的感情,成为他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在陈元石负责的片区,有一个意义非凡的红色地标——北大红楼。无数次的驻足,让北大红楼变成了陈元石的另一个“家”。从北大红楼所属街道的居委会工作人员,到北大红楼的负责人、讲解员、管理员,陈元石都十分熟悉,在一次次交谈中,在一次次聆听中,红色精神浸润着陈元石的思想。“了解了这里的历史,更知道这里有多重要,所以我们更要好好守护它。”
  2008年,红楼启动保护维修工程,10700平方米、320天工期,最多时500人同时作业。那时奥运安保刚刚结束,但陈元石顾不上休整,迅速投入新“战场”。2021年,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红楼开始了新一轮的修缮与备展,陈元石也开启了又一次的全力护航……
  北大红楼独特的砖木结构,彰显着百年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带来了很大的消防安全压力。对此,陈元石寻遍15条通道、263个房间、568扇窗户、11290平方米的角角落落,彻底了解楼体结构和环境设施,将苗头隐患逐一消除。
  “陈警官守护北大红楼18年,对北大红楼充满了感情,可以说他已经成了我们北大红楼的一分子。” 北大红楼纪念馆副馆长黄春锋这样说。
  “北京大学红楼这座红色建筑历经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见证着一辈辈共产党人奋斗的足迹,是永不褪色的精神地标。我们要在守护好这座红色建筑的同时,多学习、多领悟,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在守护北大红楼安全的同时,陈元石还经常把红楼的故事讲给年轻民警听,他说:“我和同事就是要在日常点点滴滴的公安工作中传承红色基因,守护辖区平安。”
  20岁出头,他开始投身片警工作,年近耳顺之年,他依然坚守在社区岗位上,坚持“百姓无小事,案件无大小”,扎实做好治安防控,以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35年,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从风华正茂到年近花甲,改变的是周围的环境、是他的样貌,不变的是他对公安事业奉献的初心与担当。


[供稿单位: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   [责任编辑:段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