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体育

首页 > 专题库 > 2019年专题 > 小创新带来大变革 聚焦北京法院司法改革“微创新” > "微创新"优秀案例

知产法院:创新商标速审机制探索知产审判新模式

本站发表时间:[2019-12-29] 来源:京法网事 作者:

 

作为全国司法改革的专门化试点法院,北京知产法院始终肩负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探索知产审判中国模式的重任。2016年2月,北京知产法院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启动一审商标行政案件繁简分流改革,率先对商标驳回复审行政案件实行集中快审快办,着力以集约高效、便民利民的速审机制推进知识产权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

一是创设“1+2”速审服务平台,全面实现庭前准备集约化。整合内部资源,在立案大厅专门设立一个速审服务窗口,商标驳回复审案件立案后即时导入速审窗口,当场集中完成原告方开庭送达工作,有效实现“一次立案、一步到庭”。设立速审准备室和材料交换室两个工作室,由专人每周二、四集中开展被告庭前送达和材料交换等工作,平均送达周期由10天压缩为2天。积极引入社会化服务,集中做好扫描装订、卷宗流转、法庭预约等事务性工作,切实以集约化庭前准备为速审团队后期审理减负降压,助力审判效率全面提升。

二是全方位优化审判流程,全面实现诉讼程序简捷化。在开庭排期环节,突破以往各审判团队分散开庭的传统,由速审窗口按照立案顺序依次在每周二、三、四集中安排庭审,以集中排期庭审保障审判效率;在证据交换环节,针对被告证据系原告在行政阶段所提交的特点,改革以往邮寄交换的做法,统一实行开庭当日庭前证据交换并当庭发表质证意见,诉讼程序方便快捷;创新文书体例,统一采用要点突出、格式精简的要素式裁判文书,并制作类案标准化文书模板,文书制作效率和规范化水平大幅提升。

三是探索“1221”团队模式,全面实现团队配备科学化。结合速审案件总量大但法律关系相对明确、审判辅助人员潜力大的特点,北京知产法院创建 “1221”速审团队模式,适当扩大审判辅助人员和书记员配置,按照一个团队中1名速审法官配备2名法官助理、2名司法辅助人员、1名书记员的标准模式配齐配强速审团队,为集中消化大量简单案件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

四是构建四级动态管理模式,全面实现案件管理联动化。为保障速审机制良性运行,北京知产法院探索建立“庭长总体把握、速审组长密切跟踪、内勤动态督促、团队法官主体落实”四级联动管理模式。动态监测收案情况,及时研判发展态势,科学分解月度指标,着力强化对开庭、报结、文书公开、上诉归档等重要程序节点的管控,并将相关考核结果引入考核体系,切实发挥联动化管理在保障审判质效方面的积极作用。

2018年通过速审机制结案4506件。2019年上半年通过速审机制结案4201件,约占全院同期结案39。7%。平均开庭时间缩短为25分钟以内,平均审理周期压缩为88天以内,审判效率提升达15。4%。速审机制在集中利用较少的审判资源审结更多案件、破解“案多人少”工作难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高煦冬]